【IT168 评测中心】知名投影机厂商奥图码的1080P级别旗舰型产品HD81自推出以来就受到广大影音发烧友的追捧,搭载Ti当前优异的0.95英寸 DarkChip 3 DMD芯片以及罕见的处理器与投影机前后级分离的设计模式,都让HD81在图像表现上出类拔萃,内置VXP优异影像处理单元的Pre AMP外置图像控制器优化功力非凡。效果虽好但HD81那8万元人民币的售价绝不是普通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奥图码也不能指望HD81大卖特卖,于是简化版HD80的推出势在必行。
![]() |
| HD81和外置图像处理器 |
HD80首先简化掉的是外置图像处理器,而在外观上与HD81没有任何区别,内置的图像处理系统似乎更符合通常人们对投影机的印象。其次HD80所使用的0.95英寸DarkChip 2 DMD芯片,在对比度上要逊于DarkChip 3。而推出时间较晚的HD80则拥有了两个1.3版本的HDMI输入接口,因此可以实现10bit输入、10bit处理与10bit显示的平滑灰阶效果,但单片DMD芯片虽然可以达到10bit精度,但分色显示后通常只相当于8bit精度,要想完全体现高色深的优势,恐怕只有3片结构的DLP投影机才行,只是目前3片DLP机型售价基本在10万以上。经过这几处的精简,媒体报价34999元的HD80便闪亮登场了。
![]() |
| HD80及全套配件 |
HD80基本参数:
| 奥图码 HD80 | |
| 类型 | 家用影院投影机 |
| 投影技术/规格 | 0.95英寸 DarkChip2 DMD芯片 |
| 标称亮度(ANSI) | 1000流明 |
| 对比度 | 10000:1(最大) |
| 标准分辨率 | 1920×1080 |
| 镜头性能 | 1.2倍手动缩放/手动对焦镜头 |
| 投影尺寸 | 30.5 - 305英寸 |
| 图像校正功能 | 垂直梯形校正,图像位移功能 |
| 输入接口 | HDMI×2、DVI-I×1、色差×1、S-Video、Video |
| 功耗 | 最大功耗430W |
| 灯泡 | 300W 寿命:2000/3000小时(高亮/标准模式) |
| 配件 | 夜光型遥控器 |
| 外型尺寸 | 411 x 311 x 116mm |
| 重量 | 4.7Kg |
完全时尚外观设计
HD80与HD81看起来几乎一样,独特楔形外观和珍珠白色调使得HD80很容易融入到时尚风格的家居环境,倾斜的前面板除了“Full HD 1080P”和“DLP”字样标榜其高端身份外没有多余的装饰,这样的设计让HD80在吊装时感觉与天花板融为一体,侧排风设计不仅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排出的热空气也不会干扰到画面。
![]() |
| HD80 |
![]() |
| HD80 |
![]() |
| HD80 |
镜头设计稍显不爽
HD80的镜头设置在机身一侧,只配备了手动变焦和手动缩放功能,作为售价超过3万元的机型多少感觉有些寒酸,镀铬镜筒与珍珠白机身搭配还算协调,但有些滑溜溜的,幸亏对焦焦阻尼较轻。缩放时镜头会伸缩,也因此在安装镜头盖的时候容易改变镜头的焦距,还比较容易留下手印。
![]() |
| 会随缩放而伸缩的镜头 |
![]() |
| 多层镀膜镜片 |
四点支撑桌面放置同样稳妥
HD80的拥有四个支撑脚,前支撑脚为雪橇型,可伸缩,后支撑脚为圆头,可旋拧改变高度,这样在桌面摆放时也相当稳固,并且很容易调节水平和仰角。HD80镜头没有移轴功能,因此设定了一个相对较大的offset值,可以保证在较低的桌面正投和较高的天花板吊装时画面正好在合适的范围内。
![]() |
| 机身底部 |
![]() |
| 后支撑脚 |
![]() |
| 前支撑脚 |
输入接口与操控
HD80配备了2个1.3版本的HDMI输入端子,能够达到更高的色深、更好的影音同步效果,两个接口也免去了多个信源连接的烦恼;一个DVI-I 输入接口则能兼容DVI与VGA输入,与PC连接相当方便,一组色差和一组S端子输入都刚好够用,想必花大价钱组建的高端影院系统也不会有太多老旧的信号雅安需要照顾。
![]() |
| 后面板 |
![]() |
| HDMI与DVI |
![]() |
| 色差与S端子 |
机身按键设置在机身后部,一排金属质感按键整齐划一,尺寸宽大操控手感良好,指示灯数量众多,并且在开机、待机等状态下都会闪烁指示状态,全黑环境也能了解工作状态。夜光型遥控器带有全部功能的快捷操作按钮,使用较为方便,只是光滑的底部外壳不是很耐磨。
![]() |
| 机身按钮与指示灯 |
![]() |
| 指示灯 |
![]() |
| 遥控器 |
图像调整功能
奥图码影院投影一直以稳健著称,HD80预制模式包括剧院、明亮、sRGB、电视和用户设定,将图像设定中的所有选项至于初始值时,伽马曲线与2.2标准值吻合度极高,用户可以得到还原精准的图像。不同模式针对图像类型做了不同的优化,电视模式除了具备更高的亮度,还开启过扫描以消除边缘的无效图像。
![]() |
| 图像选单 |
![]() |
| 高级图像选单 |
True Vivid和鲜明度调节对于熟悉DLP投影的用户并不陌生,能够提升图像的明亮感和色彩饱和度,鲜明度提升图像锐化程度,而边缘增强则专门提升图像中物体边缘亮度,更能体现不易被发现的细节,不过对于细节本来就很丰富的HD图像,很有可能会出现不需要的效果,用户可以自主控制。
![]() |
| 鲜明度调节(点击放大) |
![]() |
| 边缘(点击放大) |
除此之外,HD80也可以调整RGB增益以及伽马值,并为用户提供明了的灰度预制选择。
![]() |
| 自定义RGB增益 |
亮度控制机制
投影机的输出亮度高低需要适应投射尺寸大小,因为投影机需要在全黑环境下工作才有好的效果,在对比度性能已经固定的前提下,为追求良好的“黑位”,也就是全黑亮度值,需要控制投影机的光输出量。HD80具备16级光圈(IRIS)变化,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输出亮度控制,比如在搭配高增益小尺寸幕布时缩小光圈,在搭配大尺寸低增益幕布时调大光圈,提升光输出总量,得到合适的亮度和黑位。
![]() |
| 系统设定 |
除此之外,HD80的灯泡可设定两档功率,同时在开启Image AI之后,HD80可以根据图像场景平均亮度控制灯泡功率,亮度变化范围约在25%,实现动态对比度机制,不过它的亮度控制机制变化相对缓慢,响应时间约为4秒,并且亮度变化仔细观察也容易被发现。
图像校正功能
HD80没有镜头移轴功能是个遗憾,但垂直调整功能多少有些帮助,虽不能完全替代移轴,因为移动时会屏蔽一部分图像,对于2.35:1的电影类节目来说,黑边显示不出来也不是什么问题。边缘遮盖等同于过扫描控制,边缘修正则可以挡住一些视频中跳动的扫描线。
![]() |
| 显示设定 |
![]() |
| 垂直调整 |
单片DLP投影机所具备的色轮允许为了达到最大亮度而牺牲一些色彩表现,HD80也能够在明亮和电视模式下实现高亮度,来应对非全黑环境对画面亮度的要求,因此测试最大亮度成绩时,HD80设置为明亮模式,开启Image AI并且将光圈设为0。而对比度和色彩范围测试则考察在影院模式下的表现,测试均经过调教,投影机和测试仪器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测试环境为全黑暗室,保证环境反光低于1lux。
| 奥图码 HD80 测试结果 | ||
| 最大亮度(高亮模式) |
603 流明 | |
| 对比度(ANSI) | 500:1 | |
| 全开全关对比度 | 4946:1 | |
| 色域范围(相对NTSC) | 83.42% | |
![]() |
| 色域范围 |
HD80在亮度输出上并无太大优势,相信也是考虑到DarkChip2本身对比度上的不足,要得到较好的黑位,就不需要太高的亮度,当然这一亮度水平已经非常能够满足家庭影院的需要了。由于HD80并没有设计太大幅度的动态亮度范围,因此对比度能达到约5000:1的实测成绩已经相当不错,DLP高对比度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毕竟大幅度的动态亮度范围会有不好的视觉感受。83.42%的色域范围达到广色域概念的标准,因此图像色彩表现力十分出色。
![]() |
| 全白均匀度 |
HD80比较令人沮丧的是亮度均匀性,左上和右上角显得较暗,在全白模式下通过照片表现出来就更明显些。机身密闭性能良好,没有出现漏光的区域。而运行时风扇噪声不能算很安静,将灯泡功率设为200W时也没有多少改善,这点与HD70相差不多。再有一点就是镜头边角部分的锐度不是很好,字体看上去稍稍有些模糊,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1080P DLP芯片细腻。
![]() |
| 漏光状况 |
![]() |
| 镜头锐度 |
![]() |
| HD80 |
HD80自发布之日起就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捧,这得益于奥图码一直以来所提供的产品都具备优秀的品质,精准的色彩表现一直得到资深用户的肯定,HD80自然也没有让人失望,观赏BD影碟时丰富悉尼的色彩,良好的黑位和清晰可见的暗部细节都足以让人陶醉。虽然存在些许瑕疵,但作为中档价位的1080P级别影院投影机绝对值得选择,尽管价格还是比较贵,这也只能埋怨Ti产品降价速度太慢。近期奥图码还为购买投影机的用户提供在保修期内免费更换一只灯泡的换购券,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下面是一些HD80放映高清影碟电影的效果赏析,点击查看大图。
![]() |
| 高分照片 |
![]() |
| 高分照片 |
![]() |
| BD影碟 |
![]() |
| BD影碟 |
![]() |
| BD影碟 |
![]() |
| BD影碟 |
![]() |
| BD影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