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1080p 3LCD重任在肩
诚然目前的投影机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上了战国时代,3LCD、DLP和LCoS诸强争霸,各自划分自己的阵营,也各自在技术上相互较劲。但3LCD绝没有因此而被分化,其无论在产品占用率,还是新品化的时间上都值得对手的尊重。历经多年发展的3LCD技术已经越发成熟。
在家用1080p投影机上,3LCD的核心技术——HTPS芯片已经经历了D5到D6的发展。在D5时代这是一款产品率极低产品因此并未在任何量产的家用投影机产品,更多的是使用到了720p投影机上。虽然如此,我们却显著的发现,3LCD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相比上一代HTPS面板,其开口率更高,最终致使对比度增加50%,达到了接近于DLP的水平。传统3LCD对比度较低的问题,在D5上全部打破。直接诞生出松下AE800、三洋Z4等新一代投影机,对DLP家用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而到了D6时代,高对比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C2FINE(Crystal Clear Fine,水晶高清精细)技术的采用,使得在用于显示黑色时,HTPS的泄漏的光源光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能够轻松达到1500:1以上的高对比度。而且产品尺寸进一步降低到0.74英寸,比起D5来,减少了近20%的面积,制造成本的降低也是理所当然。在1080p芯片的良品率方面,据爱普生对此也是信心十足,已经完全为量产做好了准备。此外另外D6芯片使用了无机配向的技术,这使得D6实际上的寿命比D5增加了5倍多,HTPS的使用者再也不用为颜色会偏色发黄的配向膜老化现象而担忧。
因此D6芯片虽然推出时间较晚,但却着实为1080p做足了优化,对于厂商而言,无需过多的担心产量问题与价格问题。然而对于DLP和LCoS技术而言情况则不容乐观。
![]() |
基于C2FINE的HTPS-D6芯片 |
我们看到在1080p家用DLP投影机上采用的DLP芯片仍然是基发布已经一年有余的DarkChip3 DMD芯片。热衷于DLP技术的读者一定不会对此感到陌生,诸如三菱HC3000、明基PE8720这类的高端720p DLP投影机都是基于该芯片的产品。但不同是这些用于1080p投影机的DarkChip3 DMD芯片在尺寸上却远远大于720p,达到了前所未有的0.95英寸,随之而来的是制造成本也因此明显增加。虽然如此,DLP技术还是无法在此面积内提供1920×1080的分辨率,不得不借助水平像素位移的方式来达到,由此可见这并未是一种最终的解决方案,不过是由720p到1080p之间的一种过渡而已。在1080p以前,三菱一直是DLP技术的忠实拥护者,从HC1000到HC3000见证了DLP家用投影的辉煌,但这次在最高端的HC5000上确率先采用了3LCD,其原因值得深思。
与此相同LCoS的1080p面板也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甚至索尼的SXRD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首先宣布可以支持到1080p的产品,但最终产品化的时间却一拖再拖,量产能力不得不令人感到担心。更严重的是,LCoS目前还被索尼和JVC所牢牢把持,而这两个厂商在家用投影市场至今还没有太大的作为,别说挑战3LCD阵营,就是挑战DLP阵营都实力欠佳,单枪匹马又怎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呢?
上一次是3LCD技术占领了近60%的720p投影市场,而这一次1080p的降临,使得普及任务再一次落到3LCD阵营的身上。从技术、产量、价格上3LCD已经整装待发。继三菱之后,松下、爱普生也相继发布了基于3LCD的1080p投影机,各个重头厂商的加入,让3LCD占领1080p市场的大局初成。
1080p起点并非终点
关于谁是1080p投影时代王者的争论,还没有这么快结束。对于技术的发展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崭新的起点,3LCD虽然起跑,不过却有这浓厚的技术沉淀,因此在最开始的路程中保持领先。但DLP、LCoS自身还是有着不容忽略的优势。DLP的画质是最值得夸耀之处,其优异的感官效果,能够恰当的还原影片中的各个细节,这也是为何高端家用投影机都青睐于采用DLP技术的重要原因。就如平板电视中的液晶和等离子的关系一样,液晶电视虽然分辨率更高,但等离子准确的色彩还原,却让其看起来更为优异。在追求高画质的方法中,分辨率也只是一个因素而已。LCoS最急需解决的仍然是良品率和技术推广的问题,消费者对于LCoS的熟悉度还远不如3LCD和DLP,如果在未来能够争取到更多厂商的加入,其前景也不容小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