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家庭影院色彩之梦开始的地方
ScreenPlay 777
2004年的家庭影院投影产品较为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InFocus推出的ScreenPlay系列产品,应用TI HD2+ DMD芯片以及Faroudja DCDi技术的ScreenPlay 7205,带来2200:1的对比度,表现出色;而另一款采用三芯片设计的DLP投影机ScreenPlay 777则拥有3000:1对比度表现,到如今还是非常经典的机型之一。SONY推出应用LCos技术的豪华机型QUALIA004,同样拥有出色的3000:1对比度表现,不过定位过于高端;其推出的另一款3LCD技术产品VPL-HS50,则配备了能够根据景色亮度进行自动调节光圈的“动态虹膜”组件,从而提升对比度的数值,而“动态虹膜”组件也一直在家庭影院投影产品中沿用至今,不断的发展提升带来更好的对比度表现。Optoma也推出了一款颇为经典的产品H77,配备了HD2+ DMD芯片以及八段式五倍速色轮,并应用了独特的Filled Metal Via技术,使对比度达到3500:1。SANYO的LP-Z3、Panasonic的TH-AE700这两个知名家庭影院系列当时的主力产品,都拥有2000:1的对比度表现;而BenQ PE8700同样具有2000:1对比度。EPSON的两款产品EMP-TW200H与EMP-TW500,对比度表现分别为1000:1和1200:1。SHARP则推出了两款定位截然不同的家庭影院产品,2000:1对比度表现的普及机型XV–Z201E,和采用HD2+芯片的拥有最高5500:1对比度表现的高端产品XV-Z12000。此外,意大利SIM2推出的Domino系列四款产品都拥有2000:1的对比度。我们看到2004年中面市的家庭影院投影机,主流产品的对比度表现一般在1000:1至2000:1之间,一些高端产品则达到更高的3000:1以上的对比度数值。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对比度提升的技术和元件开始应用,为以后的投影效果提升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