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访谈】2009年6月11日,应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以下简称“索尼”)的邀请,笔者与国内几家知名专业媒体,参观了索尼位于上海浦东的投影机制造工厂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参观团受到了索广B2B制造部村松部长、索广品质保证部朱部长和索尼映像显示设备部产品市场科经理盐见裕彦先生的热情接待,并解答了记者们对索尼投影机产品设计、质量管控和市场规划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情的解答。

热点问题一:成本控制
记者: 索尼投影机生产线上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什么具体流程和独到的措施?在投影机的数据导入方面,参数是根据索尼日本工厂的标准还是采用上海工厂的数据?

村松部长介绍索广情况
索尼: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索尼有一个革新活动。在生产环节中肯定会有损耗浪费的现象,不过索尼在整个环节中都有提高效率、减少损耗的活动。从生产形态的角度来说,索尼与其他工厂并不一样,大家在参观索尼工厂之前也许对生产线还存在传统观念上的印象,但索尼考虑到市场上的旺季与淡季,我们将生产线缩小,变成“小作坊”形式,这样在旺季时可以迅速提高生产力,如果生产线太庞大的话,调整起来就很困难了。从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小作坊”式生产线,二是通过革新,减少损耗和浪费。
关于投影机数据方面要分两部分来讲,第一是菜单显示等固有部分,这部分数据是从日本工厂直接导入的。另一方面就是颜色画质方面的数据,这些可调整的参数,比如说在前面提到的最后调校过程当中,是通过与日本相同的规格进行调整,尽可能将光机个体的差异性降到最低,向整体的标准靠拢,因此在画质上的参数是略有不同的。
记者:除了产品成本控制之外,索尼在工厂运转的成本控制方面有什么措施?

索尼:索尼在中国国内的光学部与材料部出现家族化的倾向,这样的做法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进行开发方面的成本控制。这方面是由索尼的一个设计团队进行控制的,一方面通过日本国内的设计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进行通用化管理。也就是说开发出一种技术在任何机型中都能应用,这样通用性增强的话,材料成本自然而然就能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