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投影技术的色彩局限】
我们先抛开投影技术对于“色彩亮度”的影响,先说说亮度的作用。简单地说,亮度是我们衡量投影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选购投影机产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亮度”越高,投影机适用的空间场所也就越大,抗外界光线的能力也更强,这对于大型会议、演出等场所的使用提供了选择,但是这样的投影产品的售价会很高。而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家用投影机的亮度高低,直接决定了投影的画面和尺寸,所以低流明对于房间的遮光效果有极高的要求。
那么市场上亮度指标的衡量标准已经非常清晰了,但为什么色彩的表现差异却十分明显了,即使亮度标准标注一致时,彩色表现却有很大区别了。这主要是这些亮度的测量,是基于白色图像的测量参数测算出来的。
目前,我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在100%全白的图像上,对屏幕上9点亮度进行实际测量,测量的流明值,是通过9点亮度平均值(勒克斯)乘以图像面积(平方米)来进行计算的,实际上我们只考虑了白色平均的亮度值。这种测算方法,很显然忽略了其他颜色输出的亮度平均值的计算,所以根本上说,现在的流明数值只能表现产品在白色输出的亮度表现,并没有兼顾到彩色输出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了上述投影画面出现了色彩明暗的变化。
另外,这种差异也来源于投影技术的选择。目前,市场的投影产品大多使用了DLP投影技术,这种技术也是目前投影市场上功能最丰富的显示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为清晰明亮的画质。而为了增加投影机亮度,这种常见的单片DLP投影机中,厂家会在色盘处增加白色色轮来实现白色亮度的增加,所以在这种变化中,色彩显示的能力会显著下降。特别是在显示彩色图像时,单片式DLP投影机
然而,消费者对于随着丰富彩色内容的需求快速增长,投影机的色彩表现也成为了消费者更加关注的一个方面,而过去单从亮度标准来判断投影机的色彩表现,显然已经不科学,所以市场上对于创建一个新的衡量彩色标准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彩色亮度的行业标准,也是因为这种情况应运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