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 频道

曲高难相和?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

       五、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而被忽视。例如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也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在教学重量单位时,要注意让学生动手掂一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角等几何图形时,要让学生动手触摸、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和物体的角,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这样教学,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六、不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优秀的课件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技术之间无缝结合、适合教学实际的产物。不能仅考虑知识的表现和媒体能否运行,还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例如一位数学教师设计的“加法计算”课件,当学生答错时,屏幕上出现的不是满含期待的“请你再试一试”,而是冷冰冰的“你错了”。这种设计就缺乏人性化,阻碍了计算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感情的交流也会阻碍知识的交流。

    七、要避免滥用“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

    八、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必须从小培养。多媒体技术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内容可接受程度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培养的不足,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

    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辩证地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0
相关文章